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郑嘉琦, 刘长福, 朱晓丹, 王宇, 张硕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4): 84-91.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4.013
摘要138)   HTML7)    PDF (1682KB)(136)    收藏

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率的加工技术,具有所需磨削液量少、磨削力小等特点,而且有利于刀具的保养,能够有效提高工件质量。但是,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技术高压气流的冷却性能十分有限,无法满足磨削区亟须降温的需求,而传统浇注式冷却技术通过使用大量磨削液可满足这一需求。综述了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技术的特性和原理奠定理论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注聚油田残酸对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赵顺超, 王宇飞, 陈华兴, 吴华晓, 方涛, 庞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1, 41 (6): 57-61.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1.06.011
摘要257)   HTML    PDF (2698KB)(139)    收藏

结合扫描电镜、能谱法以及堵塞物形成动态评价、微观可视化、长岩心驱替等实验,进行了注聚油田残酸对储层伤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残酸对储层的伤害主要是由于聚合物分子链以残酸中Al3+、Fe3+ 等高价阳离子为交联点,通过聚合物侧基中的羧酸根和高价阳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形成交联网状弹性胶状物,且交联程度随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生成的弹性胶状物堵塞孔喉边缘和凹坑部位,使孔喉直径逐渐变小,流动过程中包裹缠绕地层微粒、碳酸盐沉淀物等,形成复合堵塞物胶团,造成深部堵塞。长岩心驱替实验表明,残酸对岩心渗透率伤害率高达6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注聚油田解堵液体系研发和解堵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螺杆间隙及入口流量对三螺杆挤出机组合螺杆流场的影响
王天书, 王宇航, 苏 海, 朱向哲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7, 37 (1): 46-52.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7.01.010
摘要452)      PDF (9187KB)(270)    收藏
利用Polyflow软件,采用三维拟瞬态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螺杆间隙及入口流量对三螺杆挤出机组合螺杆聚合物流体的复杂流动和混合特性的影响。通过可视化云图分析了几何中心截面轴向速度、压力、剪切速率分布;采用粒子示踪技术,通过统计后处理曲线,分析了组合螺杆在不同条件下的轴向压力、轴向面拉伸率、混合指数
概率、分离尺度、累积停留时间概率函数、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结果表明,适当增大螺杆间隙能够增加停留时间,提高产品混合质量;入口流量较小时混合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种转子密炼机流体流动和混合特性对比分析
董振刚, 王宇航, 张兴宁, 朱向哲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6, 36 (6): 43-51.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6.06.010
摘要672)      PDF (9016KB)(111)    收藏
利用有限元法对4WS、4WH 和6WI三种转子密炼机流体的流动和混合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UG软件进行三维几何建模,利用Gambit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同时采用Bird-Carreau本构模型及Polyflow 软件对三种转子密炼机的流场进行了三维等温数值模拟对比研究。通过对平均速度、轴向速度和剪切速率等进行对比,得到了三者流场的流动规律。同时,利用粒子对数拉伸指数、粒子平均对数拉伸指数、粒子拉伸指数概率、平均混合效率概率和停留时间等参数对三者的分布混合情况进行描述。模拟结果表明,由于6WI转子密炼机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变间隙转子结构,更易改变流场的规则流动,其混合性能高于其他两种转子密炼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